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Search
選單
:::
09:00 -17:00
網站導覽
諮詢信箱
會員登入
會員中心
會員登出
English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全站搜尋
最新消息
參觀與服務
展覽與劇場
學習推廣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科博館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活動行事曆
新聞中心
影音中心
活動剪影
參觀與服務
開放時間
票價資訊
交通與停車
入館與優惠
附屬空間
綜合服務中心
數位典藏與學習中心
書店禮品
文創商品
餐廳
自然科學藝術廊道
導覽及服務
無障礙服務
iCoBo APP
團體預約
常見問答
遺失物公告
展覽與劇場
當期展覽
展區資訊
樓層及設施
生命科學廳
人類文化廳
地球環境廳
科學中心
植物園
劇場資訊
場次時間
劇場位置
太空劇場
立體劇場
影片回顧
巡迴展
申辦程序
項目列表
展覽回顧
學習推廣
博物館教育
解說服務
演示教學
環境教育
動手做
幼兒科學園
自然學友之家
活動報名與預約
學校服務
到校服務
補助偏鄉中小學
補助中部中小學
大專生實習
自然史教育館
科普傳播頻道
科博做伙講Podcast
科博揪咪秀Podcast
NSL自然科學現場
臺科秀
駐館藝術家
研值特搜隊
駐園科學家
線上博物館
線上導覽
科教影音
線上閱讀
學習主題
最新學習資源
最新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典藏
蒐藏數量
研究人員與著作
出版查詢
藏書查詢
圖書館服務
認識圖書館
最新消息
館際合作服務
閱覽規則
圖書借閱規則
電子期刊與資料庫
彭鏡毅博士紀念獎
關於科博館
使命與策略目標
現任館長
科博標識
組織與職掌
歷史與沿革
館史
歷任首長
大事紀
重大政策
行政服務
政府公開資訊
檔案應用專區
廉政園地
跨機關與國際合作
雙語詞彙
場地租借
加入我們
申辦恐龍卡
志工家族
加入會員
徵才訊息
訂閱電子報
資訊中心
資訊圖像
資訊開放
諮詢信箱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活動行事曆
活動預約
線上購票
博學多文
志工家族
加入會員
線上博物館
場地租借
文創商品
資訊圖像
:::
首頁
學習推廣
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放大字級
預設字級
縮小字級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列印
:::
主題導覽搜尋
查詢關鍵字
查詢
主題指標
美學教育(17)
防災教育(2)
環境科學(109)
資訊科技(19)
海洋教育(20)
生命科學(192)
地球科學(63)
人類文化(81)
物理(29)
化學(4)
課綱指標
語文領域(2)
數學領域(2)
社會領域(79)
自然科學領域(265)
健康與體育領域(12)
綜合活動領域(11)
藝術領域(36)
科技領域(14)
生活領域(6)
環境議題(153)
性別平等議題(1)
人權議題(2)
海洋議題(49)
科技議題(40)
能源議題(6)
原住民族議題(14)
生命議題(8)
法治議題(1)
資訊議題(2)
安全議題(1)
防災議題(3)
生涯規劃議題(7)
多元文化議題(25)
閱讀素養議題(1)
戶外議題(20)
國際議題(4)
SDGS指標
SDG 2 消除飢餓(4)
SDG 3 健康與福祉(12)
SDG 4 優質教育(144)
SDG 5 性別平權(1)
SDG 6 淨水及衛生(1)
SDG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5)
SDG 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7)
SDG 9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3)
SDG 11 永續城鄉(14)
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10)
SDG 13 氣候行動(8)
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57)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130)
SDG 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1)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3)
查詢
搜尋結果 "
" ,共 49 筆資料:
排序方式:
新 → 舊
舊 → 新
海洋議題
EP.29【策展人開箱】-「科畫博物」特展 feat. 黃俊霖&張瀛之 aka 吃苦難勞熬夜團
您以為科學的圖像元素都是生硬的嗎?不!它可以像藝術作品一樣的精緻柔美,開發成融入生活的文創或擺飾品。您認為科學主題的展示一定是生冷又不可親嗎?不!它可以像精品店一樣,注重燈光與配色所營造的舒服氛圍。
美學教育
生命科學
古生物
考古
南極洲
由英國廣播集團BBC earth與SK films公司聯手製作的全天域球幕影片,拍攝的畫面珍貴、精彩又細緻,炎炎夏日在太空劇場裡觀賞本片,彷彿身歷其境,置身於冰冷荒漠之中,堪稱是消暑的大好去處。
影片長度:約44分鐘
環境科學
海洋教育
生命科學
中國科技與技術
海洋教育
天文
考古
古代科技
橫行霸道—螃蟹
課程使用圖片和標本來介紹螃蟹和牠的分類,學習從螃蟹的構造及特徵來深入瞭解牠的生活型態。
節肢動物
EP.4 賞鯨獵人出海啦!!!feat. 姚秋如博士 aka 閱鯨無數的海上女兒
說到海邊,就想到夏天,一個玩水的季節!大家會選擇風和日麗的好天氣,到海邊遊玩,但有一群研究人員為了研究鯨豚,不畏嚴冬酷暑,不論晴雨,長期在臺灣的海岸觀察鯨豚的生態!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鯨豚
海中精靈-白海豚
臺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資源,其中在臺灣西部有一種數量非常少且特別的珍稀動物:白海豚。然而,現今臺灣沿海與沿岸時常發生破壞與污染事件,導致白海豚的數量已經不到100隻,正面臨族群消失的危機。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鯨豚
第12屆臺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影片賞析
透過英國Wildscreen的協助,自2011年起舉辦「台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WildViewTaiwan Film Festival in association with Wildscreen),每年引進台灣20部世界頂尖的生態環境紀錄片,進行為期一年的巡迴播映。
環境科學
生命科學
繽紛的生命-生物多樣性特展
在繽紛生命特展中,共展示了26具哺乳動物骨骼、25件哺乳動物毛皮標本、9件化石精品及39件鳥類立姿標本,也首度公開展示超過800件典藏的世界的鳳蝶與兜蟲標本,藉由集合大量物件的展示,直接展現多樣性概念。另也運用近期臺灣學者本土或世界的研究為故事題材,搭配相關展品或標本來做科普推廣。展場還列舉臺灣的公民科學團體的成就與貢獻,以及世界各國題材的影展,看看如你我的常人如何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自然保育
生命科學
無界∞鏡相:第6+7屆科學攝影特展
環境科學
生命科學
天文
物理
化學
EP.26 潛入海里 feat. 黃興倬 aka 科博館海王子
海底世界的照片及影片展現著獨特的氛圍及光彩,對於這個被稱之為「內太空」的海洋,在研究人員的眼中有什麼迷人又特別之處呢?
海洋教育
魚類
海中美傘—水母
本課程介紹水母的生物學定義,利用標本與圖片說明水母各部位構造功能。
無脊椎動物
海底變色龍
海洋中隱藏著許多變色高手,牠們大多讓自己和背景融為一體,欺騙敵人也欺騙獵物。海洋中並不是強悍者才能生存,這些海洋變色龍利用獨特的方法,讓自己在危機重重的海洋中存活下來。
無脊椎動物
泥灘地上的白甲大軍
自然保育
無脊椎動物
微美幻境特展
延續藝術與科學跨領域的結合,展出科博館30多年來蒐集臺灣各地的代表性館藏,以及來自國內微體古生物學界共同襄助的壓箱寶,是繼國立臺灣博物館與台北市立大學合辦,於107年展出「微美幻境」特展之後,再與科博館合作規劃的新展。
氣候變遷
生命科學
地質
海洋裡的軟珠寶-五花八門海蛞蝓
海蛞蝓是海底的無殼蝸牛,牠們瑰麗、多彩、造型奇特的樣貌,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好比海洋裡的神奇寶貝。 我們跟著科博館黃興倬博士前往墾丁南灣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無脊椎動物
海洋鋼鐵人-美麗精緻的海膽體殼
在海膽充滿防禦與威脅性的棘刺下,您可能沒想過牠隱藏著美麗的體殼。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無脊椎動物
探索貝殼屋-寄居蟹找新家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無脊椎動物
EP.24 里海岸村恰恰恰 feat. 邱郁文 aka 宇宙級幽默的討海人
臺灣四面環海且擁有岩礁、珊瑚礁、礫灘、沙灘、泥灘及河口紅樹林等多樣的生態環境,生活在臺灣的您一定曾經有過到海邊遊玩的經驗;那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下,當地居民為了生活,會發展出什麼樣的在地文化來適應呢?
動物
EP.02 膽識過人-海膽多樣性 x 李坤瑄
你知道海膽有分長得正的跟長得歪的嗎?你知道吃下肚的海膽,是牠身體的哪個構造嗎?海膽的刺變化多端,有粗有細有長有短,海膽的殼色彩豐富,有紅有黃有紫有綠,片中各種海膽標本,還有來自深海的奇異海膽,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無脊椎動物
EP.01 喂!虎鯨CSI x 姚秋如
搭配2019年的「拍岸鯨奇-當鯨豚與人相遇」特展,由身為鯨豚驗屍官的科博館研究人員姚秋如博士來揭露,經由剖開擱淺鯨豚的骨肉,能釐清死因、判斷其健康狀態,而身為哺乳動物一員的鯨豚,身體構造到底像魚還是像人呢?就由姚秋如博士來解密吧。
自然保育
海洋教育
鯨豚
1
2
3
下一頁
最後一頁
共49筆資料,第1/3頁
2022/09/19 更新
您想找什麼資訊?
×
查詢關鍵字
搜尋